m.187004.com 來源:互聯網 作者:俠名 類別:汽車構造維修 時間:2013-05-17
一、冷卻液液面有油花漂浮 發(fā)動機在使用中,打開散熱器蓋檢查冷卻液液面時,發(fā)現液面漂浮有一層潤滑油,但檢查曲軸箱潤滑油中不含水分,液面也沒有變化。
1.現象原因分析 (1)水冷式潤滑油散熱器芯管破裂或脫焊,使潤滑油滲漏到冷卻液中。 (2)氣缸墊損壞,使?jié)櫥涂着c冷卻水孔相通產生油水混合。 (3)缸體或缸蓋的質量較差,在水套與潤滑油通道的管壁上有砂眼,潤滑油滲漏到冷卻液中。 (4)潤滑油冷卻器與缸體進出油口連接處的墊片損壞而滲漏潤滑油。
2.排除方法 (1)可先將原冷卻液放出,沖洗冷卻水套,待沖洗干凈后加入新冷卻液。使用時,觀察液面再次出現漂浮潤滑油的時間和數量的多少,確定處理方法。 (2)若發(fā)動機使用1個月以上才出現有漂浮潤滑油現象,而且潤滑油量極少,可暫不進行修理,在整機維修時再檢查修理,水也不會浸入到潤滑系中。這是因為即使某處有極小穿孔,由于發(fā)動機工作時的潤滑油壓力總是大于冷卻液的壓力,潤滑油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向水套滲漏;發(fā)動機停止工作時,潤滑油壓力減小,不再向冷卻水套滲漏,雖然小孔處有一定的水壓,但不足以克服小孔內赫度較大的潤滑油阻力,故冷卻液不能進入潤滑油中。值得注意的是,平時每次出車前或收車后必須檢查冷卻液面的潤滑油漂浮量有無變化。當潤滑油漂浮量突然增多時,則必須及時檢修。 (3)拆檢時,首先檢查潤滑油冷卻器與缸體進出油口連接墊片是否損壞。若該處有滲漏應更換墊片,更換時應注意墊片完整和緊固螺栓的擰緊度。 (4)拆下潤滑油冷卻器進行檢查,其方法是:用壓縮空氣軟管裝于進油口處并封閉,將出油口堵塞,將潤滑油冷卻器置于水中,便于觀察。以245 kPa的氣壓充氣,有水泡冒出處,應做記號,焊封后再裝于車上。 (5)若潤滑油冷卻器良好,應拆下缸蓋,檢查缸蓋及缸體是否有裂紋、砂眼等。若發(fā)現有砂眼,可用堵漏劑封堵。 (6)仔細觀察氣缸墊的水套孔與潤滑油孔有無沖漏痕跡,若有可用細石棉線涂密封膠粘結。粘結時應注意平整,不能過厚,以免由此而引起其他。若缸墊損壞嚴重,應及時更換。 (7)緊固缸蓋螺栓應注意方法,必須按步驟和規(guī)定的緊度擰緊螺栓。
二、發(fā)動機過熱 1.故障的表現 發(fā)動機運轉時,水溫表指針指示100℃,感溫塞和水溫表良好,冷卻水開鍋,水從回水管溢出,踏加速踏板加速時,發(fā)動機有雜亂的金屬敲擊聲,有時關閉點火開關,發(fā)動機仍在運轉,發(fā)動機功率明顯下降,即判斷為發(fā)動機過熱故障。
2.故障診斷 行車中,發(fā)現發(fā)動機過熱時,應先考慮可能是超負荷低速擋行駛時間過長,此時應停車休息,待發(fā)動機降溫后再行駛。停車時,還應檢查百葉窗是否完全打開,散熱器簾是否卷起。檢查有無漏水之處。若無漏水之處,用手按下風扇皮帶,檢查是否過松。如不松,再檢查水泵泵水情況。如檢查中發(fā)現發(fā)動機內部的冷卻水溫度很高,但散熱器內水溫較低,說明節(jié)溫器失效,冷卻液不能大循環(huán)?蓪⒐(jié)溫器取出,啟動發(fā)動機。若水溫恢復正常,說明節(jié)溫器確已失效,要及時換裝新節(jié)溫器。用手觸摸氣缸體,感到冷熱不均,可能是分水管不起分水作用或氣缸體內污垢過多。
三、水箱開鍋 在車輛行駛中,水箱開鍋時,發(fā)動機水箱中的冷卻水達到沸點,發(fā)動機噴出大量的白色氣體。這些白色氣體實際上是水箱里的水達到沸點變成了水蒸氣的形式蒸發(fā)出來,同時水從回水管溢出。 1.現象原因分析 首先要看水箱內是否缺水,若水量不足,應加足冷卻水,故障即可排除。如果添加了冷卻水,過一段時間又出現了“開鍋”,應進行下列檢查: (1)用手觸摸散熱器,若水溫表指示100℃左右,而散熱器冰涼,說明散熱器結冰(冬季出現)堵塞或被污泥雜質堵塞,應予疏通。 (2)檢查水泵是否漏水?捎靡恍∧緱l伸入水泵泄水孔,若木條上有水,說明水泵漏水,應更換水泵水封。 (3)檢查散熱器、水管、放水開關等部位是否漏水,并予修理。 (4)拔出機油尺,若發(fā)現機油中有水,則可能是缸套阻水圈損壞、氣門室內壁或進氣道內壁破裂漏水,應予更換或焊修。 (5)若以上檢查無問題,則應檢查水箱蓋的蒸氣閥,若冷卻水從加水口處飛濺過多,說明蒸氣閥密封不嚴,冷卻水大量蒸發(fā)散失,應更換密封墊。
2.加冷卻水時注意事項 要打開水箱蓋,往水箱加冷卻水時需謹慎小心,防止水箱內的開水或蒸氣噴出燙傷人。為安全起見,應注意待水溫稍下降后,見回水管沒有開水或蒸氣噴出時,再打開水箱蓋;入站離發(fā)動機要稍遠,用抹布捂住水箱蓋,將蓋擰松;然后迅速收回手臂,觀察有無水蒸氣從蓋的四周噴出。如果有水蒸氣,應待片刻,讓蒸氣噴出一陣后,再將蓋取下;若沒有水蒸氣噴出,即可順勢將蓋打開。打開水箱蓋時,不應戴手套,以防開水或蒸氣將手套打濕,造成燙傷;更不應將頭部對著水箱去打開水箱蓋,以防水蒸氣噴出燙傷。
更多>>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