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87004.com 來源:互聯(lián)網 作者: 類別:修車常識 時間:2008-03-09
CVT技術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新技術之一,這里就CVT的原理做深入淺出介紹,讓大家了解究竟CVT技術與現(xiàn)在大量使用的手動變速器和自動變速器有什么不同。
現(xiàn)在市場上銷售的汽車,裝備的變速箱主要有手動變速器(MT)、自動變速器(AT)、無級變速器(CVT)。 1、MT: 手動變速器(MT:Manual Transmission)采用齒輪組,由于每擋的齒輪組的齒數(shù)是固定的,所以各擋的變速比是個定值(也就是所謂的“級”)。比如,一擋變速比是3.455,二擋是2.056,再到五擋的0.85,這些數(shù)字再乘上主減速比就是總的傳動比,總共只有5個值(即有5級),所以說它是有級變速器。 手動變速器是最常見的變速器,它的基本構造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兩軸一中軸,即指輸入軸、軸出軸和中間軸,它們構成了變速器的主體,當然還有一根倒檔軸。手動變速器又稱手動齒輪式變速器,含有可以在軸向滑動的齒輪,通過不同齒輪的嚙合達到變速變扭目的。 2、AT: 自動變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是利用車速和負荷(油門踏板的行程)進行雙參數(shù)控制,擋位根據(jù)上面的兩個參數(shù)來自動升降。AT與MT的相同點,就是二者都是有級式變速器,只不過AT能根據(jù)車速的快慢來自動實現(xiàn)擋位的增減,可以消除手擋車“頓挫”的變擋感覺。 。1)AT的結構: 與手動波相比,液力自動波(AT)在結構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動波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而AT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tǒng)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其中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直接輸入發(fā)動機動力傳遞扭矩和離合作用。 。2)AT的優(yōu)缺點 : AT不用離合器換檔,檔位少變化大,連接平穩(wěn),因此操作容易,既給開車人帶來方便,也給坐車人帶來舒適。 但缺點也多,一是對速度變化反應較慢,沒有手動波靈敏,因此許多玩車人士喜歡開手動波車;二是費油不經濟,傳動效率低變矩范圍有限,近年引入電子控制技術改善了這方面的問題;三是機構復雜,修理困難。在液力變扭器內高速循環(huán)流動的液壓油會產生高溫,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溫液壓油。另外,如果汽車因蓄電池缺電不能啟動,不能用推車或拖車的方法啟動。如果拖運故障車,要注意使驅動輪脫離地面,以保護自動波齒輪不受損害。 (3)AMT AMT在機械變速器(手動波)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主要改變手動換檔操縱部分。即在總體傳動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加裝微機控制的自動操縱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換擋的自動化。因此AMT實際上是由一個機器人系統(tǒng)來完成操作離合器和選檔的兩個動作。由于AMT能在現(xiàn)生產的手動波基礎上進行改造,生產繼承性好,投入的責用也較低,容易被生產廠接受。AMT的核心技術是微機控制,電子技術及質量將直接決定AMT的性能與運行質量。
更多>>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